有一天,当你觉得自己这一生必须做点什么、必须非把一件事情做好做透不可的时候,你就明白了,你现在生活里的一切,还是太容易了。
看到老华商业课里提到的企业使命,很触动。于是,我想要停下来,写点什么。
(注:这篇文章只是我的个人理解,想知道老华的理解,欢迎一起来成为老华商业课的同学,链接:https://v.imiker.com/buylink/u17311692/216)
我是一个大龄女青年,有着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在一个十八线小城,有房有车无贷,生活好像逐渐安稳、平凡、幸福。和大佬的人生相比,可能没有那么成功,但对于我而言,也足够到了一种小富即安的感觉。
我想,如果没有遇见老华的商学院,接下来的生活,可能就像米课圈里很火的那篇文章——《说是工作了十年,其实是重复了七八年》
说是工作了十年,其实是重复了七八年说是工作了十年,其实是重复了七八年https://mike.clbug.com/question/147426
老华在直播里说发现隐性需求的前提是——“你要足够想”,“你真的要很想很想才能赚到钱”,而商业课里,他讲到企业的【使命】。看到这一课的时候我想,企业使命这么形而上的东西居然是商业课的内容吗?但相信老华,没有错,我在搜索企业使命的时候,感受到深深的触动。
是什么让腾讯从QQ时代走向微信时代?是什么让一家企业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是使命,是一个企业底层的价值观,是它非常想做成的那件事。于腾讯而言,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用户为本,所以QQ会从短暂的收费模式中又走向免费,去开发QQ秀、QQ空间这种面相年轻一代需求的收费模式;用户为本,所以在每一次升级换代中,都是秉着让用户有更好体验的底层逻辑;用户为本,所以“怎么样的时间、怎么样的地点、怎么样的人在用到微信的哪一项功能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需求,思考这个很重要。”……
我印象很深的是腾讯云这条to B的业务线,为了提高整体效率,这样一家已经体量很大的互联网公司,决定全部自研业务“上云”。要去改一个企业相对底层的东西,要让不同业务线的代码开放互通,这里面多少关系协调,多少摩擦,值得吗?是什么让它决定这么做?现在我有了答案,是他的使命。正是在使命的带领下,遇见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极大地并发量,上云的腾讯会议才又一次给了所有用户丝滑的体验。
共同的使命,才能打造有凝聚力的团队,才会让企业走得更远。
那么,什么是我的使命?我想度过一种怎样的人生?什么才是我人生兜兜转转却从未真正偏离的那个方向?
我想,是价值。是做有价值的事。
与我而言,价值是下雨天为他人撑一把伞的善意,是小时候在大学校园里卖画然后请小伙伴吃冰棍的自豪,是挺身而出帮助同学的勇敢,是用老师没有讲过的方法解出一道题的惬意,是拆解好部门任务解放自我的轻松,是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后的满足,是帮助学生解答人生困惑多年后收到感谢时的感动……
但其实,中间很多次的动摇,也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值得吗?特别是发现这个世界并不认可这份价值的时候,或者是自以为有价值的做法被认为很傻的时候。
值得吗?值得吗?值得吗?
值得。
让我经手的东西,变得更好一点,这是我一个渺小的人类,在意义之网上给自己编织的故事。初心不改。
最后,表白老华哈哈哈哈哈,找到自己的使命,然后去找实现的途径,就这一个少走弯路的思维,已经值回票价了。
(再次声明,为了避免完全被老华的思维带走,我特意没看完这节课来写的,想知道老华为什么如此重视使命吗?来一起学习老华的底层思维:https://v.imiker.com/buylink/u17311692/216)
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