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777yoyo
2022-09-23 20:37

食在宋朝—读书笔记

食在宋朝,作者是《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

书有趣,看完想如果真的有穿越,或许会选择活在北宋,吃在南宋。
中国民以食为天,吃自古以来就是舌尖与心尖的链接对话。世事洞明皆学问,其中吃也是涵盖礼仪与健康的一门学问。《水浒传》第三十八回中有这么一幕,宋江、戴宗和“黑旋风”李逵在江州琵琶亭喝酒。宋江见李逵饿了,吩咐酒保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说:“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一听这话,把没喝完的鱼汤劈脸泼过去,淋了酒保一身,气愤愤地说:“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李逵为什么这么生气呢?这与羊肉和牛肉在宋朝的地位有关。在宋朝,牛肉价格低廉,地位低下,不登大雅之堂 ,是屌丝阶层的最爱;而羊肉却很贵,经常在御宴和贵族饭局上才出现,是高富帅阶层的喜好。李逵觉得酒保把他当成了屌丝,以为他只配吃牛肉,当然忍不住向酒保发了飙。物以稀为贵,宋朝缺羊,主要靠进口。北宋中叶,朝廷每年要花四十万贯从契丹买羊,小部分专供宫廷,大部分拿到国内市场上高价出售。老百姓买不起。宋朝人待客,贵客上门,主人摆上酒菜,“常恐其不肥”(朱熹语),唯恐桌子上的肉不够肥,惹得客人不高兴。做了官,或者发了财,过上了好日子,喜欢用四个字来形容:“坐享肥浓。”
宋朝说的馒头是包子,裹菜的。东坡肉严谨上不是苏东坡发明的,苏东坡也做过肉,是小火慢炖的猪头肉。琼管夷人食动物,凡蝇蚋草虫蚯蚓尽捕之,入截竹中炊熟,破竹而食。(海南竹筒饭)大率南食多盐,北食多酸,四夷及村落人食甘,中州及城市人食淡,五味中唯苦不可食。“西江俗喜食蛙,呼蛙曰老蛤”。闽、浙人食蛙,湖湘人食蛤蚧,大蛙也。“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熊:熊掌)

真正研究历史,会发现一些美食是经文化粉饰过的,但如果完全遵循历史做法也未必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口味也是演变的。沈括梦溪笔谈中说过:“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南北现今颠倒)“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广南食蛇,市中鬻蛇羮。东坡妾朝云随谪惠州,尝遣老兵买食之,意谓海鲜。问其名,乃蛇也。哇之,病数日,竟死。(蛇羹吓死不太可信,朝元还是在惠州活了几年,王朝云的死因,苏东坡曰:“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他因水土不服,得了红眼病。大夫要求他少吃鲙即细切生鱼片,脍生火,炙生痰。对于爱吃鱼肉的苏东坡来说,可能没听。有人告诉他,说你不能吃肉。他便自我解嘲,用嘴巴对眼睛说上了一通:“我是他的嘴巴,你是他的眼睛,给你的待遇为什么那么好,对待我为什么这么刻薄?凭什么眼睛患病却不许嘴巴吃荤?这样吧,等有一天我嗓子哑了,你眼睛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决不阻拦。”
生猛鲜活的历史也在其中。比如南宋海运只限于亚洲,花生产自美洲,明朝才有花生。宋朝也没有辣椒,只有川椒。在宋朝闲暇时也没有葵瓜子磕,葵瓜子产于美洲,明朝后期才有,真想磕,可磕甜瓜子,南宋建国才有西瓜。宋范成大一首西瓜园诗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瓜赋》中也有写道:“蓝皮出理,素肌丹瓤;冷亚冰霜,甘逾蜜糖” 南宋后期才出现西瓜子。苹果宋朝也没有,南宋才开始有绵苹果,真正来说还算不上,现在吃的都是清朝以后从美洲引进的。植物油难提炼太贵,宋朝才开始普及植物油,炒菜这种方式才开始普及。古人云:“把酒话桑麻”,其中麻结出的籽压榨出来就是麻油,一般官宦人家才舍得早上起来喝两勺麻油。宋朝上流社会不喜欢钧瓷,烧造技术也强,物以稀为贵,所以重大活动瓷器都不上桌,瓷器一般用来装酒和烧茶。而现在随处可见的玻璃杯在当时比金子都贵,当时广泛的猪油比菜油都便宜,如此看来那究竟什么才重要?或许都是过眼云烟宋朝也有奸商,饮食和药上都有造假情况。月饼是月牙状面食靠蒸,那宋朝如此,为什么还想穿越到宋朝? 因为宋朝还有蔡京的冷面,蟹黄灌汤包(蟹黄兜子),冬至饺子(馄饨),馄饨叫扁肉,“古代馄饨、饺子本为一物,只因食于除夕子夜时分,故有‘交子’名”。 唐朝后,才有馄饨与水饺的分名。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还有酸馅包子,东北水饭(浆水泡糖),东坡鱼(苏东坡陷入牢笼时约定送鱼传递杀头消息)/东坡肉(猪头颂),燕鲍翅,吞鱼儿(鲨鱼皮做),点茶,螃蟹,糖肥皂(豌豆粉做,豌豆粉能去污,最早可能是印度人发现的。按佛教经典《五分律》记载,佛陀住世时看见一些弟子在大树上蹭痒,背都蹭破了,于是命令他们用澡豆沐浴。再查《十诵律》,佛陀所说的澡豆正是用豌豆粉、黄豆粉和迦提婆罗草粉制成的小药丸,既能外用,也可内服。),甜酒酿,水果与甜品,还有长假期,一年合起来可以休息100天左右,另外夜市,酒馆的酒和下酒菜,洪灏家爱吃肥肉的洪水死去的鬼,称王的动物油(盖浇饭都浇动物油),奶茶浇猪油,元朝才有豆油,花生油更晚,还认为动物油比植物油更能吃饱,讲究的送客汤(与日常汤有区别更类似茶)等等

习俗和传统,或许不正确,虽然大多数人也懒得思考,但是依然有值得延续的,其中很多传到了日本(即寿司、刺身)和韩国(麦芽味的甜酒酿)或许就像书的介绍语所说:一本饮食文化的断代史,也是一本市井生活的地方志。
鲜活而有趣,待客与健康,阶级和人性都包含其中,可以称为舌尖上的宋朝。
点赞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3天2夜学会建站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