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栗子同学
2024-12-08 12:58

创业,不是我拥有了一家公司,而是公司拥有了我。

周五晚从深圳赶回来佛山,在高铁上看到外面漆黑的夜空只剩下路过城市的灯光在闪烁。

这两天的行程很赶,也没时间跟朋友见一下。

路上的心情是既平静又有种想马上做点什么的冲动。


回去的时候收到朋友的信息,说我又是这么晚,把行程安排得太满。

我回了一句,“我喜欢生命被填满的状态”。


有时候身边的人会觉得我“累”和“辛苦”,因为我不是在奔波路上就是在工作。

其实这种身体的运动不会让人真的疲惫的。

真正的累是由心发出的消极和无意义感,不知道要干什么,不知道要去哪里。

早上看到的这句话很贴切。

微信图片_20241208123817.png


从去年到今年,沉寂回调的时间花了许久。

不过,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老娘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说说最近的一些想法。


1. 创业,不是我拥有了一家公司,而是公司拥有了我。

我把自己镶嵌进去这个我创造的体系里,修正自己的行为,扼制本能,从“游民”变成“军队”。

环境和外部世界改变一个人,一个人正在做的事情也在改变着外界,这两者互相塑造着。


2. 把简单留给别人,把复杂留给自己。

这是在看《得到》的发展史里面,脱不花说的一句话,触动了我。

过去的一些做事方式是真的过于本能和幼稚,希望自己简单一点,别人来弥补复杂。


下半年外出的频率要高了点,有个朋友戏称“老板在外跑业务,员工在办公室等着,我都羡慕你的员工了。”

其实这不是员工的问题,反而是老板应该想好怎么去让员工创造价值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吧,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自己选择的人,自己负责。

自己创的业,自己要活路。


雷军刚开始造车的时候从一个零部件都要自己去弄懂,对于他一个多次创业的人就很明白一个道理。

你不可能端坐在云端就能得到真实的信息。

不去前线,你不会知道真实的战况。

战略和战术,长期目标和短期行为,有时候是矛盾的。


3. “感受到”比“感受到什么”更重要,“坚定”比“利弊”更重要。

这个思路让我破除了自己陷入虚无主义的陷阱。


年轻的时候总是信奉“活在当下,快乐就好”。

有那么多快乐的事情吗?

年纪越大对于快乐的感受阈值是越来越高的。

然而“五感”总是选择快乐,这种快乐也不“快乐”了,更像“工业糖精”。


我最喜欢的一个影视人物是许三多。

这个人纯粹,一言一行发自内心,他哭的时候比笑的时候多。

在众多聪明人的对比下,他笨拙得很,但却是最真情实感地活着,也是最坚定地做有意义的事情,从来没有动摇这个信念。

他是最幸福的。


反而“成才式”的“太精明”“太过衡量利弊”放在长期的时间轴并不一定真的能得到很多,因为太早就放弃了真实的自己。


4. 知行合一,行才是知。

早上看到朋友圈一个做运营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很多人学了课程不去执行落地。

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是,“学了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22年底写了一篇文章《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仅仅只是看到了未来》。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仅仅只是看到了未来。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仅仅只是看到了未来。https://mike.clbug.com/question/?id=763395

那个时候意识到,见识和认知,是两码事。

懂很多,学识丰富,只能说这是见识,不是什么高认知。

唯有真的去做,真正在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处境,那才是“知”。


我几乎每天都得接好几个代运营的推销电话,很多现在鼓吹的AI技术,建站知识,SEO技术,推广营销理念等等,等等。

但,都是基于一个良性运行实体公司产出价值来落地闭环的。

没有后者,前面的理论只是空中楼阁。

没有实践和实际产生可持续盈利的组织去支撑,再好的技术和理论都没有用。

任正非早年让技术人员去市场锻炼,就是因为这个,不被市场验证的技术理论,行不通。


代运营的工作,真正需要做的是能够落地。

然而,曾经听到的一个代运营人员说的话,“我要是能落地赚钱了,我帮企业代运营干嘛?我自己干不就得了?”


这句话没毛病。

这也说明,没有什么运营技巧是灵丹妙药。

运营的确重要,但能不能真的对企业产生价值,这是综合性的因素。


5. 对社会、对别人有价值,才会快乐。

这跟现在的互联网年轻一代的“自我”想法是相悖的,我听过不少人说,自己快乐就好,哪管别人如何。

我有种感觉是,正是因为过度地寻找自我和自由,人的精神内耗越来越多。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们人是群居动物。

这一点从智人时期就决定了。

只是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让现在的物质很充沛,我们的脑子还未能完全适应这种物质环境。


作为群居动物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我们是需要被圈子接纳,被外界认可,被别人需要。

很多“遗世独立”的人把顺序搞反了,还未“入世”,先“出世”了。

结果,既不能真的出世,也无法踏实做事。


这不,内耗不就来了?


相比较于物质上的快乐,精神上的快乐让人无法抗拒。

一位朋友形容的“他的快乐”,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来自于人际关系的链接和互助。

他很喜欢做好事,因为自己的言语而被激励到的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被改变的人,身边的人也因此越来越好。

我们都喜欢靠近光,但是靠近光的前提是,自己也是光。


今天的阳光甚好,周末快乐。

微信截图_20241208123743.jpg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1)
最近
最早
bonnie334
2024-12-08 19:32
我们都喜欢靠近光,但前提是我们自己是光😄👍
回复
点赞
回复
栗子同学 回复 bonnie334
2024-12-09 09:58
是的👍
回复
点赞
回复
3天2夜学会建站

栗子同学

90后创业者,专注于3C消费电子,目前团队在佛山,了解线上线下的运作,这些年经历的坑能帮你省学费,减少试错成本。【一枚栗子】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
找回密码
注册米课圈
微信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