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娃注定平凡,我还会爱他吗?
现在是半夜的23:02分。老大,老二,孩他爹都已入睡。只有我困的眼皮挣扎,却难以入睡。
平静如水的我, 在扒拉孩子暑假作业的时候,在脑子里过新学期计划的时候,无名的战火似乎已经悄悄燃起。整理着,整理着,就差点和航小哥战火重燃。
谁让他的暑假作业是我改的呢,谁让他的暑假作业让我差点当垃圾扔掉了呢。
回到自己的卧室,开始恶补父母课堂,看了一下午的文章,打印出来一沓子。10篇文章。还有一部分未看。
看着看着一句话,又让我陷入思考的漩涡: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她。
说实话,这句话我也常写,我也常说,但是我真的搞懂它了吗?我有切身的体会吗?我真的想的通透了吗?我真的能做到吗?
接着胖爸写了一句话,直接击中我脆弱的内心:如果知道未来孩子注定是普娃,父母还会无条件的爱他吗?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废话吗?当然爱他呀!
当知道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还会爱他;
当知道孩子考不上911,285,还会爱他;
当知道孩子考不上普通的大学,还会爱他;
当知道孩子只能去职高,依然爱他;
当孩子上不了高中,依然爱他;
真的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有几个呢?
如果上面真的都不在乎,真的爱着他,为什么一年级的语数英考不了100分,却格外的紧张呢?
作业拿不到优秀,那么简单的知识点,却掌握不了,就开始吼娃了呢?
是不是在最初的开始,无论是谁都会觉得,也应该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呢,即使目前不是,也依然相信他会在某一个方面注定不平凡。
这让我想起来了自己,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的是个平凡人了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喜欢在平凡里面找点自己觉得“不平凡”的事情呢?
记得一二年级是在村里上的,貌似是第一名;三年级开始去外村上学,属于前三吧,从第一跌倒第三落差还好。四五年级忘了几名了,也算前列。
初中的时候是集中了一个乡镇的学生,好在我的学校排名是倒数的,所以在里面也能勉强混个前10名。
我貌似是村里第一个不用复读,不用交钱就考上高中的女孩(真实原因是正赶上高中扩招。)
写到这里其实在那时,也是觉得自己不平凡,看我已超过了大多数的同龄人。
直到高一,从班级里入学成绩的55名(一共65名学生),倒数10名吧。才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失败感。
但是因为相信自己的不平凡,在初中都那么出类拔萃,到这怎么就不行了呢。于是使劲努力学习,考了45名,然后再一使劲又是50名。
那段时间偷偷的往家跑,听到有初中同学适应不了高中退学的,我到没想过退学,只想不行就走在马路中央,看看擦枪走火是怎么回事吧。
闪过这个念头,但因为怕疼,想来想去还是算了。想逃避的时候基本就是跑回家了。
看看老母亲,日夜操劳的黑瘦的脸庞,而且每次回家时,无论我自己是多么的糟糕,成绩多么差劲,老妈却从来都说:丫头,已经很厉害了,可是第一个上高中的女孩呢。
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回去继续拼吧,再差不也就是高中毕业出去打工嘛。
后来慢慢升到30名,再后来升到20名左右,就止步不前了。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偏科太重,化学,60分是高分了。有次全卷考了29分。
有一次化学考了68分,竟然被化学老师叫去表扬了,嗯,终于没拖大家后退了。
那是第一次知道在县城那么大的世界,自己有多平凡,但是骨子里却不想服输的。每次气馁的时候,就想想最爱自己的老母亲,想想一直夸奖自己的初中老师。
所以到如今还是非常感谢初中班主任冯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即使再落魄,学习再差劲,当时老师却觉得我是他学生中还算不错的。
一个求学路上的孩子,遇到无条件爱着自己的相信自己的父母,再遇到一个好的老师,相互鼓励的同学,足以支撑起整个学生生涯了。
幸运的是高二分科了,一分科,自己的数学优势立马显现了,立马冲差生冲进了前10.直到高考那次数学卷很难,难到了一批数学底子稍微差点的,我才有幸能考入重点大学。
高考那年竟然冲到了第三名。(也可能记错,反正有史以来是我的最好的成绩。)
但可惜的是在高中遇到了自己最好的同学雪,却没有再遇到一个像初中班主任那样的老师。
我是属于死记硬背的,高中老师喜欢的是有灵气的,直到毕业除了记得数学老师还算不错,其余的老师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到了大学,才越来越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渺小。
大学班级里面是来自全省的各路尖子生,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有次口语考试,班级倒数第一。
毕业的时候,自己连着5家公司,接连碰壁。记忆最深刻的是,应聘一家外贸公司的时候,那个老板说:说实话,你长的太普通了,不可爱,跟日本人做业务没优势。
毕业的第一年跌跌撞撞,越来越明白社会和学校的不同。后来换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检品公司的面试数学都没过。
失业15天的我,又跌倒了尘埃里,从自命不凡的自己,到跌倒尘埃里面的自己,怎样才能爬出来呢。
到后来慢慢熟练,到后来才意识到,公司与公司不同,领导与领导不同,你并不是适合所有公司,同样也不是所有公司适合你。
找准自己的定位,看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平凡能做到什么程度,心里会更平衡。
这些我是在35岁,结了一次婚,生了两个孩子,经历过生离死别,换过4家公司之后才悟到的。
前半生的,用我学习的不平凡,换到了城市里的一个平凡的岗位,换到了城市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
时代在变化,就像我老妈在说:看你姑姑,考出去也就那样吧(对比的是在老家的同学们,没上过大学的同学们,也都住进了楼房,在城里上着班。)
到头来,都是同样的平凡,又拼搏着什么呢?
35岁的我,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了,甚至是平凡里面最普通的人,但即使是这样,对于之前拼搏的种种也从来不后悔,我不会后悔说:因为我当年没努力,没再坚持坚持,所以没上大学。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一直是我坚持的信条。
该好好学习的时候,拼尽所有去努力学习。
该好好找工作的时候,拼尽所有去努力找工作。
该好好恋爱的时候,创造一切可能去恋爱。
该结婚的时候,考虑清楚去找个男人结婚。
该生孩子的时候,把孩子好好生下来。
该生二胎的时候,把二胎好好生下来。
该重回职场的时候,好好努力在最平凡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该好好陪伴孩子教育的时候,好好陪伴他们。
本来写文章的最初的立意是:如果我的孩子注定平凡,我还会不会深爱着他。
我最初想的是表达的是:如果你考不上清华北大,我还能爱着你。在这个时代如果连911.285的学校都进不了,让我拿什么来爱你。(将来职场的竞争太残酷了,不会有领导像父母那样宠你爱你。)
如果有能力,小学毕业都能出类拨萃,初中毕业也一样,像小岳岳,郭麒麟。(但这是典型的没学历,有学习力,吃的苦不比上学少。)
如果不确定,那还是好好学习吧,有了文凭可以不用,好过想用文凭的时候却没有。
但是文章写到这里写着写着就跑偏了:
即使航小哥现在不是班级里前三名,即使他没有得过三好学生,即使他三科没有全部100分,我还是依然相信,他注定不平凡。
起码现在算是半个牛娃,数学的乘法,分数,量子力学,天文地理,美国大萧条,美国摇滚,啥啥都能引起他的好奇。
有次半夜聊天问我美国大萧条,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我傻眼了。我早忘记了。他却能简单的说出一二,作为一个1年级毕业,2年级未上的小学生,我自己觉得很牛了。
再说老二小妮:刚入园哭哭啼啼的小妮妮,今早周六吃早饭,笑如彩虹般:Mum, This egg is for you.作为老娘我甚感欣慰呀。
航小哥平凡吗?平凡,但数学,物理各种好奇心,对现在的他来说不平凡。
萌小妮平凡吗?平凡,但对于3岁的她来说,英语就是不平凡。
我平凡吗?平凡,但码字对我来说不平凡。
希望将来平凡的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事情,这才是不平凡的意义。
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作为妈妈的我,会一直坚信他们注定不平凡。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她。
世界上只有一种不平凡,那就是在平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并且愿意为她努力的奋斗。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