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本来没有勇气和计划写这篇文章的,因为看到太多太优秀的文章和很多干得不能再干的干货,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可以输出的,但是因为进入米课圈后,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比如
@leiz @牛仔很忙 @月亮香蕉哥 @Bryan以父之名 @BERRYJF 等等这些有过很深入交流后的又给了我很多新的体验和新的感悟和启发,我对自己生命的探索也又向前了一步,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一点成长。
这篇文章是一篇成长心境类文章,受限于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体系的缺陷,逻辑可能有点混乱。我想分几个大的问题分别去阐述。
人生其实是分模式的,决定你上升的不是你本职工作的勤奋程度,而是你的框架模式。而模式的特征在于,他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整套事,这几件事是环环相扣的,不是你解开一个锁扣就能完成的。
模式的重要性在于他辐射你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会定义人生有这几大模式。学习模式,工作模式,赚钱模式和快乐模式。
在阐述模式之前,我先来说说世界观。我认为世界观是承载你认知来源的一切源头,世界观正确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打开模式。
传统的世界观,认为人生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路线,譬如你最初的时候经验值是500点可以当个外贸助理,你努力积累升到一万点时,可以当个外贸业务,升到十万点时,可以当个主管干干,升到100万点时,可以当个经理。所以按照这种模式会老老实实的努力工作,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路线上升。但是真实的世界观不是这样的。说通俗一点,你想通过工作赚到钱你当一个优秀的SOHO就可以达到,不需要按照这种路线逐步上升,你可能只需要有百分之二十的助理经验,百分之六十的业务经验,和另外百分之十的管理借力经验。外加上百分之十的敢于担当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
我们去读一些人物传记也好,大家熟悉的华哥的创业手记,留心去看他们的成长背景,会发现成长也是有一定的模式。
他们在成长的路上都是狠狠的摔过大跟斗,内心是受过重创的,他们最后都能挺过来爬出心坑,挺过来之后的收获就是看人生很多问题更通透更切中要害本质,人生的模式入木三分,已经在和这个世界拥抱了。
回看我自身的成长模式也是感慨良多,如果我早点遇到米课的话,我想我的人生模式可以更好一些。
我毕业于一个非常普通的本科师范类院校,读的专业也是非常普通的水货专业,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毕业出来之后,意识到自己学历上的短板,以我的学历想进那种世界五百强公司去镀点金还是非常有难度。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公司上班,可是公司虽小,老板的格局和智慧却是非常高远的。这份工作也打开了我正确的人生工作模式,因为工作环境的耳濡目染造就了我工作的潜意识,潜意识告诉我一份工作你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你才能够做的好。当你发自内心的热爱一个工作,并且全情投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能量是巨大的,基本上任何工作任务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那时候老天爷都会帮你。
我在公司做了两年多觉得自己想吸取一点新的营养,想去大的公司看看。于是又换到了一家大的公司,在大公司做了差不多三年从业务跟单到TOP SALES,我觉得也不好玩,想出国去看看。在国外工作了几年。在国外工作的几年是我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几年,你见过好的,才能分辨出不好的是什么。一个人的见识真的非常重要。
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伴随着压力和痛苦的,是流血流泪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一个人说可以靠着睡到自然醒,没事聊聊天,刷刷朋友圈,淘淘宝就能够走上人生巅峰。
这些给我带来过生命感悟和内在探索的都构成了我的人生模式,第一份工作教会了我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做才做的好。第二份工作教会了我做外贸的这些基本事务和流程。第三份工作教会了我,专业的工作素养和态度是全球通用的。生娃养娃教会了我如何做好服务。
米友可以解构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提取出做每项工作的核心要素分析一下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再回看自己的工作路径来看下自己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当下世界的发展需要。
关于世界观我还有一些重要的体会,这些问题我大概在读大学的时候思考过一些,但是一直都不够深入,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我摘抄一篇文章的。我分享对我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几点。
1.要想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有限混乱绝对是你最好的盟友,次序从来就是权贵的帮手。
2.无数血的教训说明,这个世界上最动荡的事业往往是最安稳的。因为动荡之间,你的能力得以凝聚。
3.伴随你终身的从来不是收入和待遇,而是能力心境与智慧。
4.人最愚蠢的行为,不是做出错误的选择,而是做出短视的选择。
此处链接这篇文章
逆袭者的智慧,论混乱这把阶梯 打不开的,点完赞后再求私发。
(2.)快乐之情绪指数
人的一生除了追求外在的成功,同时也在追求内心的满足。而追求内在的过程就会伴随着情绪的跌宕起伏,我称为情绪指数,可能有人叫它多巴胺吧。我认为人快乐其实也是有模式的。而懂得经营自己的快乐也是工作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我把人的人生跑道比做高速的话,你的模式就是你的赛道,而你就是那辆车。快乐就像你自己这辆车开在人生的高速上需要的润滑油一样,你除了需要钱这个汽油,还需要快乐这个润滑油。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快乐和痛苦的感知是并不相同的。有的人天生快乐,布衣粗食而能不改其志。有的人没那么快乐,但是觉得日子这样下去也还可以接受。所以这些人不需要奋斗 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就很好。
拥有向上之心未必是全然的幸运,人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有时并不是因为高明的天赋,强劲的出身,精妙的筹划,过人的毅力。而是因为他感受到的痛苦有多深,他又是多么不能够忍受这种旁人看起来也许平平无奇的痛苦,有时甚至是以某种幸福的外观呈现。
所以,我们不需要和别人去比,位高权重的人不一定快乐。人要和自己比。你有了这样的念头后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框架会清晰坚定很多,你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你会心无旁骛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那个时候你的能量是巨大的。这个时候老天爷都会帮你。
(3.)三元理论之金钱观
米课圈的牛逼在于有一套三元理论,我个人认为目前这种能横跨实业到金融,从务实到务虚的讲的这么简单明了和有系统的能被我们普通人这个阶层GET到的这么便宜的知识获取渠道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华哥赚这么多钱也是他应得的,毕竟他造福了很多人,打开了很多人的思维和眼界。
什么是三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讲讲我自己对三元的看法。
我理解的三元,归结到人的层面来说他们就是一个人人格特质里的贪婪,恐惧,坚持,智慧,等等因素。我们在一元实业里面发现那些今天做这个行业,明天做那个行业,见到哪个产品火就做哪个,没有一定积累的人好像也不容易成功,这和我们股市里看到的那些追涨杀跌的人是一样的。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笃定的坚持一个自己选择的好的东西。
如果我把人,比喻为一个产品的话,这个产品从出厂到老化也是有他的生命周期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依靠体力去获取一份收入,可是人这个机器终究是会随着更新迭代的新事物和新世界慢慢折旧和老化的。所以聪明的人发现了资本家的嗜血的游戏,发现了金融的奥秘,发现了钱是可以生钱的。钱在一定的时间周期里经过情绪的发酵是可以做大和做小的。于是有了中国股市这么好玩的东西。我自己炒股,心里有三个账本。一个是真金白银的账本,一个是情绪的账本,一个是时间的账本。
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钱多也是一种烦恼,最后钱都要找一个安稳的去处,就是房产了。因为自古以为中国人对房产的认知根深蒂固。尤其中国的女人必须要有房子才有安全感。中国人对房子那是真心的真爱。真爱是这世界上罕见稀少的稀缺品。好的房产更是孤品。
三元在我脑子里如果提取关键词的话,大概就是时间,金钱,情绪,和认知了。
以上关于人生的模式是我自己的一点拙见,写的很没有逻辑,很多可能也描述的不够精准,所以也恳请客官们看的时候酌情甄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但凡对你有一点启发我都倍感欣慰。
落笔于2019年4.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