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3,4月的换工作热季,很多小伙伴换到了新的工作,进入了新的行业。最近2个月也收到很多人私信,问关于市场调研的事情. 关于市场调研这块,在米课圈已经有很多高手写了他们的一些方法。也有了一个专门的专题. 但由于市场调研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方面已经有很多人提到,也已经有了具体的方法,但关于微观方面还是有很多人不懂,所以希望把一些方法分享给需要用到的,进入新行业的小伙伴们参考:
首先,大部分人进入一个新行业前都会在宏观方面做了很多调研工作,关于微观层面的,就需要在进入公司之后,根据公司的情况来做调研. 进入一家新公司,也意味着会迎来一个新的“试用期”,也就是需要在3个月内,快速出单. 在这3个月里,除了开发客户的工作外,要把微观市场调研的工作给做好. 这就要求我们在短期内,必须快速执行.
市场调研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要想把这个工作做细致,做深度的话,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对于只有3个月内的人来说,是比较困难做到这一步的,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简化,把整个微观市场调研的工作做简化。 How to do:
* 提问自己:做好微观市场调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找到在目标市场做的好的“榜样”,进行深度研究)然后,我们再把这个问题具体化,变成:做好市场调研,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研究哪一个“最值得学习的”客户/竞争对手?
汪晟老师说过:如果你连这个“榜样”的点点滴滴都没学透的话,其他的调研都是舍近求远.
在确定了方向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那个最值得研究的“榜样”. 榜样分为2种,一种是同行,一种是客户. 那么如何去找呢?这里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这里会从我们海关数据入手:通过研究出口数据,找到最值得学习的同行
(1)搜索指令:产品集中地 + 产品关键词
产业集中地= 哪里的工厂最多(供应商栏:写进工厂最多的城市)
- 比如我是做手机配件的,那毫无疑问工厂最多的就是 深圳/东莞/广州,如下图:
(2)找到出口量最多的同行,研究他们的情况 (PS:这个同行最好参考跟自己公司定位类似的,比如都是以美国市场为主,价格相差不大,这样可以判断:为什么在产品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别人做得比你好,订单比你多)
(3)用公司名搜索,点击供应商,查看此同行信息
(4)出口的频率如何
(5)查看这个供应商出口了哪些客户
(6)提单情况(哪些月份出口比较多,出了多少数量)
海关数据研究完之后,还可以把这个同行的公司放入Google,挖掘更多信息:
(1)找到这个同行的销售渠道,看看他们主要投了哪些平台,跟自己有什么区别?(展会,B2B,B2C,网站等)
(2)用Google similar search搜索,看看是否能找到他们的一些客户,是不是可以挖一下
以上2个的具体解构步骤可查看:Google深度解构
(3)套取价格 & 其他信息:
* 虚拟角色法
* 阿里询盘法
* 外包
详细步骤,可以查看:深度分析竞争对手
通过以上的解构 & 调研了这个同行后,就可以按照汪晟老师给到的思路来思考:
找完同行之后,我们接下来就需要来找“最值得你学习/参考的目标市场客户”:一般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著名的品牌商.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Google搜索,先来找到目标市场Top 10的品牌商,以眼镜为例,如下图:
搜索指令: Top 10 + 关键词 + Brands + 国家
找到了10个品牌商,如果全部解构起来你的工作量是很多的 (别忘了前3个月最重要的任务是快速出单,市场调研是为了辅助你更快地出单),再把10个品牌商简化为1个. 找到那个产品与你最接近,你觉得最值得学习的那1个品牌商,对其进行解构. 研究5个方面:
把这个品牌商研究完了之后,做总结,提炼出:“核心关键词 & 客户类型”,通过这个客户找到另外一批类似客户. (解构完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找?Pleaes check Google开发进阶-如何通过一条公式找到N个客户)
通过对这两个优秀“榜样”的深度解构,就能让自己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新行业. 3个月后有了更多的时间,那就可以继续解构第二个优秀同行,第二个品牌商,挖掘,获取更多信息,快速熟悉这个行业. 希望以上对各位有帮助. Thanks for reading.
(更多市场调研的实操问题,欢迎来撩 😏😏)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