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毅冰HK
2025-03-29 10:45

(毅冰原创)信用证操作的核心要点

很多外贸人会纠结和担心,信用证操作究竟是否安全?能不能正常推进?有什么要特别注意或者留心的?


这时候,假设你去互联网搜索,会告诉你一堆听起来正确的大道理。诸如:


要注意信用证的软条款

要遵守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惯例

要遵循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要尽量争取国际大行开立信用证

要确保合同明确规定

……


不一而足。


事实上,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上,可以说是金科玉律,没有错,逻辑上也没有任何问题。可现实操作中,就有了很大的商榷余地。因为根本没有具体明确,究竟如何落地这一条条的细则。


这就好比你开了餐厅,让你的大厨招聘几个学徒。学徒问大厨,如何切菜?大厨答,细心,用心,注意刀功。学徒又问,土豆炖牛肉要注意什么?大厨答,注意火候,要确保土豆软而不烂,牛肉又酥又嫩。


请问,就这样的大方向和指点,真的能做出这道经典的土豆炖牛肉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所以大纲是大纲,方向是方向,但是具体的操作,一定要有相应的细则,也要有流程化的SOP,这才能够让员工操作下去。


这么说吧,流程和细则这些东西,并不是给天才员工指点用的。因为已经是天才员工了,自然有自己的领悟和习惯,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平时怎么做都行。但是对于普通员工,对于新人,这就变成了托底的东西,能够起码达到及格的水平,而不至于一头雾水,胡乱操作。


这里,对于信用证操作部分,我想说的是,真正核心的要点,其实并不是所谓的“软条款”,软条款这个词,在我们从事外贸一线业务的外贸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实中,不能说完全不存在,只是这样的概率非常低。


学院派和实战派,在对于某些名词解释和具体定义的理解上,会有巨大的偏差。


我们首先会认定,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客户,都是正常的商务人士。这里面不能说没有坑蒙拐骗,不能说没有骗子,但是整体而言,这些人群属于少数,是不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


这就好比B2B平台上,也会有不靠谱的客户,有不礼貌的客户,甚至存心来占便宜抑或来诈骗的客户……可现实中,这些都是少数,不能说没有,但是比例非常少,完全在一个可控范围。


这就是为什么,大学教材里,对于信用证会出现什么“软条款”,要求大家注意;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从来不说这个,我们从来就是正常审核和核对信用证的条款就行了,做好风控,这才是正确的。


因为“软条款”,很多时候教材里那种脑残的似是而非的,一眼就看出严重破绽的那些东西,别说供应商根本不会接受,就连开证行也不容易通过。


你想啊,银行是金融机构,银行牌照很贵很贵,超级值钱,银行的信誉无比贵重,银行有什么理由要配合客户去坑供应商,去配合客户造假,从而开这种充斥所谓“软条款”的信用证?逻辑上就说不通啊!


所以,实际工作中,我们从来不跟业务员传递什么注意软条款,好像把所有人都当成骗子,戴着有色眼镜去打量,这显然不合适。


我们只会要求,审核信用证要求的几个核心要素,加上需要的文件和附加部分,如果能满足,这部分就会过去。


而我想说的,是信用证的操作过程中,真正核心的要点,其实是安全性,也就是我们大家挂在嘴边的“风控”!


风控怎么做?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因噎废食,风控的第一步,核心的核心,其实是信用证的开证行。


因为大家都知道,银行牌照很贵,银行信誉无比金贵,银行的信用一般情况下是大于企业信用。可很多人会告诉你,信用证的开证行,要注意安全,要尽量选择国际大行。那好,能否说说,如何定义国际大行?什么样的银行属于国际大行呢?


今天客户让汇丰给你开信用证,汇丰你知道啊,顶级的全球大银行,知名度很高,哪怕在中华区,外贸人也都听说过。当然了,这个肯定能接受,属于国际大行。可如果客户是新西兰的,安排ANZ给你开信用证呢?你能否接受?对于没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作生活过的小伙伴,或许根本没听过,这银行是干嘛的。


可澳新地区的小伙伴往往就知道,ANZ是当地的顶级银行,也是国际大行,信誉卓著,他们开出的信用证,本身就属于硬通货,违约的概率相当低。


就这一个小小的案例,大家就会发现,信息差存在,因为知识结构的问题,外贸人并不是金融专业出身,对于各国银行的情况,的确不甚了解。那如何判断,一家银行究竟是否相对安全?什么样的银行才属于国际大行?有没有相应的一个标准或者公式,可以直接判断?


别说,还真有,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查询S&P公布的The World’s 100 Largest Banks的统计数据,每年都会更新。S&P不用说,赫赫有名的“标普”,在全球属于顶级机构。


正如我上文提到的ANZ银行,通过S&P的统计数据就能看到,在全球前100银行中榜上有名,2024年排名48位,比2023年的54位上升了六个名次。即便如此,依然是全球前100的银行,自然属于国际大行,这样的银行开的信用证,安全等级就非常高了。


把网址放上来,这就是S&P对于全球前100银行的排名和数据统计:https://www.spglobal.com/market-intelligence/en/news-insights/research/the-worlds-largest-banks-by-assets-2024


截屏2025-03-29_10.42_.00_.png


截屏2025-03-29_10.42_.41_.png



S&P的权威性不用说了吧?1860年成立的标准普尔,作为世界顶级的金融评级机构,权威性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按照每年更新的银行排名清单,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对于“国际大行”这个概念,自然就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和执行的方向吧。


或许你会问,如果客户的银行,没有在这个前100名的银行列表里,信用证能不能接?


我的答案是:慎重!


毅冰

2025年3月29日

关注作者,看更多TA的好文章 个人展示
毅冰HK 谁在评论里提醒下这位作者,懒得连名片都没填写。
举报
收藏
转发
0/500
添加表情
评论
评论 (1)
最近
最早
hhhh哈哈哈
03-31 12:35
回复
点赞
回复
3天2夜学会建站

毅冰HK

毅冰米课联合创始人,香港贸发局智库专家,Philotimo合伙人,前500高管,畅销书作家,资深旅行玩家,神级吃货。

向TA提问
置顶时间 :

设置帖子类型

普通
新闻
活动
修改

圈内转发

0/104

分享至微信

复制链接

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留联系方式
垃圾广告
人身攻击
侵权抄袭
违法信息
举报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评论吗?

取消 确定

确认要删除自己的文章吗?

取消 确定
提问
设置提问积分
当前可用积分:
-
+
20
50
100
200
偷看

积分偷看

10积分
我的积分(可用积分)
确认偷看

问题已关注

答主回复后,系统将通知你

不再提示
找回密码
注册米课圈
微信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