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新项目,进展到样品阶段,是不是表示订单已经在不远处了?
很多情况下,是的。
客户的时间很宝贵,跟你来来回回沟通了两个多月,各种细节和问题都谈得差不多,如今要确认样品,基本上可以认定,前期的筛选已经通过了,这时候需要看看真实的产品情况,来判断后续是否合作,又或者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所以到了这一步,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随随便便就拿个样品给客户寄过去,结果发现颜色不对,或者包装破损,或者无法使用,或者本身有瑕疵,那要重新道歉,重新准备,重新寄样,给人一个很糟糕的第一印象,就未必会有下文。
这就好比一场面试,你的简历和前期的沟通,很重要。但是面试环节如果出了很大的纰漏,很有可能就是前功尽弃。会给你安排一次重新面试么?有可能,但是这个概率,自然就降低了。
这里面要考虑一个变量,就是你的同行。因为客户并不见得就跟你一对一谈判,他或许同时跟进多家供应商,从中筛选出三四家进入到样品环节。如果你表现糟糕,但是你同行表现完美,你觉得结果会如何?你还有二次寄样的机会么?就未必了,这时候你的成功率,要取决于你同行的失误。
这就好比一场足球赛,你在小组赛里面又输又平,就没赢过,那你或许只剩下理论出线的可能了。也就是你要出现,要取决于别人表现糟糕,结果把你给挤上去。我相信,这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吧?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吧,一个老外贸人的亲身经历,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二
这个朋友是做机械臂的,非常专业而且复杂的产品,货值也相当高。他面对的一个新客户,意向很强,双方谈了很久,终于进展到了样品环节。客户的背景和具体谈判情况如下:
1)终端客户是墨西哥大买家,项目比较实在,他联系的是中间商,通过中间商给这个大客户服务。他研究过中间商的网站,主要分为四大块的产品,其中只有一块跟他们的产品有略微的相关,但是关联性并不强。
他主动问过中间商,是终端客户联系他们做这个项目,从而进行询价?还是他们因为发现了终端客户的需求,主动询价并且去开发这个客户?
很可惜,对方没有做任何的正面回答。
2)中间商主动寄了两套样品过来,并且承担了相应的费用。其中一套,是终端客户如今在采购和下单的产品,品质相当好,是某家中国供应商做的。另一套,是这个中间商找另一家中国供应商报价和拿到的样品,但是品质很一般,而且损坏得相当严重。
从样品本身可以看出,客户现有采购的产品,品质还是很到位的,可以详细分析结构和内容,并且核算价格,相信问题不会太大。我方有信心根据同样品质报价,并且提供相应的样品。
3)样品发过去后,得到了中间商的回复,结果不是太理想,不是品质问题,而是运输中造成了相应的损坏。
中间商发来了视频,是终端客户使用并且测试的实拍视频,一共七个箱子堆叠在一起,上面六个看起来没问题,但是底下的一个损坏严重。
中间商表示,终端客户认为他们的样品质量差,不愿意使用,也不希望以后继续合作,除了包装外,还指出了一些问题,所以这个项目会到此为止。
4)他觉得不可思议,十分难以理解。他们工厂虽然不算大,但在这个行业内也做了十多年,经验丰富,并且服务三星、宝洁等500强企业,以及无数的大型企业和专业客户。
他认为,客户的认知和判断是错误的,他坚信自家样品的品质,用的也是全新料,无论从手感还是重量上,绝对不会比客户现有供应商差。
客户可以认为他们的价格不够好,他觉得可以接受,但对于品质的质疑,恕他无法认同。
5)于是他针对客户说的内容,对中间商进行反驳。他从四个角度详细论证了客户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且用事实和依据来证明,客户的观点全盘错误。
他甚至提出,哪怕包装损坏,他可以重新打样和寄样,可以增加克重来维持安全性,不需要客户承担任何费用,可中间商依然不置可否,态度明显就是拒绝。
他非常困惑,明明都答应改进,也答应重新寄样,为什么客户就是无动于衷?这不是浪费大家时间么?更何况,打样和运费,已经投入了大约两千块成本,客户为什么不能给个机会呢?后面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问客户?
三
我是这样回答他的:
第一,不用问,问了也是白问。
因为对方未必就会告诉你,哪怕告诉你,也未必是真话,或许只是找个借口搪塞一下,让这事情过去。他的生意情况如何,他客户的情况如何,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合作方式究竟是什么,这都是他的商业机密,都是他公司的内部问题,不会让你知道。
第二,如今的情况,不需要过多猜疑,正常做方案和报价就可以。
客户能寄样品过来,还可以主动承担费用,说明项目是实在的,的确有相应的需求。无非就是客户把订单下给谁的问题,不是你,那就是你同行。高效率的报价和需求探讨,就变得十分关键。
第三,找到问题,客户提出问题,那是好事情。
有问题总好说,大家可以坐下来商量,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让客户打消疑虑,总能找到办法。最怕的就是,动不动石沉大海,不回复,无回音,没下文,一切全靠猜,那或许就会出现跟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的局面。
第四,提升克重是一个方案,可以抛出去,但需要用详细的内容做补充。
当然,如果能做出样品,给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且还能跟老样品做比较,那就更理想了。要让客户直观感受到,差异点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差异而买单。
第五,针对于客户说的包装破损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譬如安排第三方机构来做检测,提供详细的报告,这样比我们自己去分析和解释,会更有公信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改进,有更好的品质,有更强的承重力,可以承受物流过程中的冲击,那就要把测试做起来,把结果和数据进行量化。
四
回归到这个项目,这个朋友并没有做好基本的风控。对于全新的客户,而且并非业内的知名客户或者大买家,轻而易举答应了免费样品和免费快递,这从客户角度上看,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因为供应商承担了100%的开发和投入风险。
既然没有风险,他就不会有任何的心理障碍,不想做了就可以取消,嫌弃麻烦就可以取消,觉得不开心就可以取消,甚至莫名其妙也可以取消,不需要有任何理由,甚至编造一个理由都懒得做。
没错,客户承担了费用把样品给我们快递过来,非常感激,但这仅仅说明了,客户提供了一个现有的样品,给我们确认品质,仅此而已。
而我们是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打样,这是需要时间成本和相应费用的,这种情况下适当收取和分摊样品费,是完全合理,且站得住脚的。至于快递费,基于对等原则,我们也需要给客户免费,由我方承担即可。
一旦对方也有了相应的经济投入,就变成了双方共同去开发一个项目,彼此的立场和积极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设想一下,只要是人,就有损失厌恶的心态,谁都不希望自己支付了费用但没有任何结果。客户支付相应的打样成本,和无需承担一分钱费用,这里面的心理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坚定认为,单独给客户打样和开发,就需要适当收费,这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给自己多一份保障。客户支付的成本,是可以在未来的订单里抵扣,或者直接扣除的。
五
我们要明确的,是样品阶段的把控和标准作业流程的设计。
样品是敲门砖,是拿下项目的关键一步。这一步做好了,能大大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感,消弭各种障碍。可要是搞砸了,结果也是很明显,能直接在未来的项目里,让客户失望,让我们出局。
所以外贸人需要明确的,是样品阶段的把控,如何形成一套标准作业流程,从而大大降低失误的概率,增加订单的转化率。
这里可以简单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客户的样品需求,认真拆解和分析客户的样品。
第二步,针对客户的要求进行专门打样,并且把握好相应的细节。
第三步,寄样后,告知客户样品发出的情况和单号,提醒对方追踪。
第四步,得到客户反馈后,迅速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步,改进后进行二次打样,重复第三和第四步,直到完美解决问题为止。
还是那句话,样品是死的,人是活的,解决问题也好,按照要求打样也好,都是人与人之间在沟通,在打交道。当出现分歧的时候,第一时间需要找到问题所在,切实有效提出方案来解决彼此的问题,而不是针锋相对给对方挑错,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没错,是对方不专业,那根本无济于事,只会把客户往外推。
没有人愿意跟你讲道理,大家要的是如何快准狠解决问题。
优秀的外贸人,最喜欢的就是给客户打样和二次打样。在他们眼里,这些动作就意味着,订单不远了!
(PS:我的主动开发线下课36期,时间是4/19-20日,可以联系米课的小伙伴获取课程大纲和详情。)
毅冰
2025年3月30日
分享至微信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米课圈”